配资炒股网站问必选 攻坚增产谋突破 山东聚力绘就“好丰景”

发布日期:2024-07-09 12:09    点击次数:82

配资炒股网站问必选 攻坚增产谋突破 山东聚力绘就“好丰景”

配资炒股网站问必选

证券时报记者 黄翔

小满将至,麦穗日渐饱满。当夏风拂过,麦浪层层,碧波天漾。希望的田野,已是丰收在望。

2023年,山东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131.1亿斤,同比增加22.3亿斤,增长2.0%,再创历史新高,粮食增量占全国增量的12.6%,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稳产保供成绩单。

保障粮食稳定安全供给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当前,山东正深入实施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让山东粮食总产量突破1200亿斤大关。日前,证券时报记者采访了解到,在山东的济南、德州、东营等地,提升耕地质量、发展农业科技、推动“五良”融合共促,以及政策统筹等方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做法,多措并举聚力绘就粮食增产的“好丰景”。

数智化助力粮食增产减损

“今年小麦长势很不错,预计会有一个比较好的收成。”在山东省济南市万亩国际粮食增产减损示范区,刚从地里巡检回来的植保员赵刚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

得益于示范区内配套完善的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绿色防控等田间工程,赵刚看护的农田保持着稳定增产。借助数智化检测管理手段,赵刚也从传统农民转变为真正意义上的“麦田的守望者”。在示范区内,赵刚与同事两个人便能管理约3000亩农田。田里有各式传感器监测作物病虫害、水肥状态等,相关数据实时传送到示范区内的数据中心。在播种和收割季利用智能化农机进行作业,通过专业的喷管设备进行施肥灌溉,整个种植过程几乎不需要人干重体力活。都说人勤春来早,现在用上了比人更勤快的设备,粮食丰收更有了保障。

万亩国际粮食增产减损示范区负责人杨蕾向记者介绍,该示范区以原有农田加上整村流转,统一规划出了包含21个田块的约一万亩面积的种植区域,区内通过优化布局田、林、路、渠、机、电、井等基础设施,并建设水肥一体化设施、病情虫情监测监控、智慧农业软硬件设施,形成了旱能浇、涝能排的智能化高标准农田。

记者在该示范区的综合服务中心看到,在这里,农田管理的精髓在于其有一颗“智慧大脑”。工作人员通过一块大屏向记者展示了田间传感器反馈回来的各项检测指标,包括土壤温湿度、PH值,空气温湿度,光照辐射等,并可以通过远程操控多种设备进行作业。

“示范区内植入了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农业生产精准化种植、可视化管理、智能化决策等数字化管控技术,同时,还布局有物联网无线网络监测与控制系统,利用数据采集与分析,实时监测作物生长、农田环境参数,进行科学合理的施水、施肥、养分调控。”杨蕾介绍,示范区还探索建立从种子选育到生产管理、从收获到储藏全环节的粮食增产减损技术路线和模式,实现粮食生产“耕种管收”全程减损。“目前,示范区实现了粮食生产全过程减损5%,提升粮食亩产15%,降低化肥、农药等农资消耗30%,可使种粮农民每亩增收300元。”

该示范区不断探索粮食增产减损,正是近年来山东济南发展现代化农业的一个缩影。据了解,去年济南市粮食总产量达到302.9万吨,再创历史新高。今年,济南还要继续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遴选1—2个区县整建制推动智慧农业先行区建设,为山东省粮食持续增产贡献力量。

推广高产经验

端牢粮食“饭碗”

作为农业大省,山东以占6%的耕地和1%的淡水资源,贡献了全国8%的粮食。近三年来,山东粮食总产量连续突破1100亿斤,全国推广面积前十位的小麦良种中,有5个培育来自山东。为端稳粮食“饭碗”,山东多地也不断致力于粮食单产提升工作。

在广袤的德州平原,当地素有“粮仓”之称,是山东乃至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近年来德州常年粮食播种面积1600万亩左右、总产量750万吨以上。据了解,早在20世纪80年代,黄淮海平原农业开发在德州启动,拉开了渤海粮仓建设的序幕。2009年,德州小麦、玉米两季单产合计1061.4公斤,成为全国首个“亩产过吨粮、总产过百亿斤”的地级市。2021年,德州在全国率先提出创建首个大面积“吨半粮”示范区。

所谓“吨半粮”,就是一年两季亩产粮食达到一吨半,即1500公斤。在2022年,经省、市专家测产,德州市114万亩“吨半粮”核心区小麦玉米周年平均产量达到1490.1公斤/亩,其中产量超过1500公斤/亩的面积达到61.8万亩,占比54.2%。

德州粮食高产有其资源禀赋优势,同时科学种粮也尤为关键。记者从德州市农业部门了解到,德州在大面积“吨半粮”建设的攻坚重点在于提高单产。在此方面,德州实施了“六大工程”——现代种业提升、高标准农田提升、耕地地力提升、增产技术模式集成推广、农机装备提升、科技服务网络提升。德州还邀请科技顾问,成立德州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指导群众科学管护,促进良种、良田、良法、良技、良机、良网深度融合。

此外,更为重要的是,为实现“吨半粮”创建目标,德州把粮食安全工作纳入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职责清单,建立“书记抓粮”、党政同责工作机制。市、县、乡三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分别领抓500亩以上、200亩以上、100亩以上“指挥田”,村党支部书记根据实际确定亩数,形成市抓核心区、县抓高产片、镇抓示范方、村抓样板田的工作模式。

2023年,山东省农学会组织全国行业专家对德州市“吨半粮”核心区小麦玉米周年测产,102.7万亩平均亩产超过1500公斤,标志着德州成为全国首个百万亩“吨半粮”示范区,为黄淮海地区小麦玉米周年高产稳产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路径。

当前,在我国耕地面积增加困难的背景下,进行粮田高产攻坚任务尤为艰巨,总结地方增产经验重要性凸显。

据山东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山东不断总结深化高产创建实战经验,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区域性“吨粮”“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今年,山东计划结合46个国家级粮食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项目,谋划连片打造“汶阳田”、鲁西南、黄三角、“临郯苍”、胶东半岛等5个粮油单产提升示范区,带动全省粮食均衡稳定增产。

深挖耕地增产潜能

向盐碱地要粮

粮食增产的基石在于耕地,除了常规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之外,山东的耕地建设还有一块很大的“硬骨头”要啃,那便是盐碱地。如何唤醒这一“沉睡”的后备耕地资源,向盐碱地要粮,一直以来都是山东挖掘增产潜力的重要方面。

据了解,山东省现有盐碱地面积约890万亩,约占该省陆域总面积3.8%,遍及11个地市47个县区,东营、德州、滨州等地均分布有盐碱地。其中,位于黄河入海口的东营市有盐碱地341万亩,占山东盐碱地面积的38%,其中盐碱耕地196万亩,是探索盐碱地现代农业的天然试验场。

日前,证券时报记者向东营市农业部门了解到,早在2010年东营市便设立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2015年国务院批复设立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简称“黄三角农高区”),成为全国第二个国家级农高区,成为探索盐碱地综合利用、发展盐碱地现代农业的试验场。

“盐碱地由于盐分浓度高,土地板结不渗水,让农作物很难扎根存活,从前在这样的地里种粮几乎没有收成。”黄三角农高区工作人员介绍,近几年,东营根据盐碱地现状及特点,采取挖沟排盐、种稻改盐等方式进行盐碱地改良,还探索形成出“上农下渔”“暗管排碱”等多种盐碱地综合利用特色方式方法。此外,根据盐碱地土地特性针对性改良农机,适应盐碱地耕种。

通过不断探索,近年东营开始进行“改地适种”向“改种适地”转变,选育耐盐碱作物品种、发展盐碱地种业。目前,多个科研院所育种团队在黄三角农高区收集保存了耐盐碱种质资源2.1万份,初步选育出了45个新品系。以山东省农业科学院黄河三角洲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基地为例,近几年该基地重点围绕耐盐碱适生作物育种、盐碱地改良及高效利用,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研发、科技成果中试转化等工作。如玉米新品种“鲁单510”,去年经专家组对盐碱地夏玉米高产田进行实收测产,在土壤盐分为2.5‰左右的地块,亩产达928.97公斤,在盐碱耕地产量上创下新高。

据山东省农业农村厅介绍,近年来山东持续推进盐碱地综合开发利用,大力发展牧草种植,积极开展耐盐碱品种试验,2022年以来,开展了耐盐碱大豆品种试验,在全省沿黄盐碱地区布局9处试点,连续三年共安排大豆新品种69个(次)区域试验,同时,国家环渤海耐盐碱杂交小麦特殊类型试验也在山东滨州布局试点开展品种试验。此外,山东还实施了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农作物绿色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示范推广等项目,大力开展主要粮油作物单产提升关键技术集成组装、试验示范,为单产提升提供技术储备和支撑,进一步保障粮食安全。

抓好农业科技

打造种业高地

向地要粮,向科技要产量,农业科技创新在增产增效、保障粮食安全方面担纲重要作用。

种子作为农作物的芯片,核心种源的技术攻关是农业科技创新的重中之重。位于山东莱山的上市公司登海种业,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也是国家玉米新品种技术研究推广中心。登海种业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玉米育种是一个较长的过程,玉米育种周期分为两个阶段,一是自交系选育阶段,二是杂交种组配与试验阶段。

“自交系选育阶段主要应用常规育种和单倍体诱导两种方式,常规育种一般需要6至8代选育过程,利用南繁北育需要3至4年的时间;单倍体诱导一般2代就可完成选育过程,需要1至2年时间。而杂交种组配与试验阶段一般需要6至7年时间,其中组配1年、测比1年、品比1年、预试1年、区试2年,最后生产试验还需要1年的时间。”据介绍,登海种业从上世纪70年代起,历经50余年持续不间断地玉米育种研发创新和高产攻关,将我国杂交玉米高产能力提高了一倍以上。

2023年10月14日,中国种子协会组织的2023年寻找玉米高产品种活动中,登海种业产品“登海605”实打测产达到了1105.92公斤/亩。目前,登海种业以“登海605”为代表的“登海”牌系列品种以良好的高产、抗倒伏、抗病、早熟等农艺特性,在全国推广面积居国内前列,年销售量不断增长。

日前,登海种业与山东农业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建设山东农业大学登海玉米产业研究院,围绕玉米基因编辑、分子设计育种、生物育种、种子科学与技术、栽培生理等方向,加强科学研究。同时,在人才培养、平台建设、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为玉米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和智力支撑。

近年来,山东在种业发展方面,培育了享誉全国的“掖单”“鲁单”“登海”“天泰”等系列玉米品牌。2023年11月,山东农业农村厅发布《关于加强种业企业扶持培育的指导意见》,明确在提升种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大财政金融土地等政策支持、人才引进培养等方面进行发力。并制定,到2027年,力争上市企业达到3家,农作物“育繁推一体化”企业达到20家,信用骨干企业达到10家,10家企业分别进入全国同行业前10强,企业年总产值突破600亿元等目标。

山东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山东坚持向科技要产量、要效益,加快熟化优化各项高产高质高效关键技术,加大集成和推广应用力度。以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引领,聚焦核心种源、关键农机装备等领域,全力推动农业科技创新。

政策统筹

保障增收增产

今年,雨水节气一过,山东便启动了农技服务春季田管专项行动,动员组织省市县乡四级1.8万名农技推广人员将增产技术送到田间地头,用行动迎接夏粮丰收。

来自农业农村部门的农情调度信息显示,目前,山东麦田群体充足、个体健壮,一二类苗占比超过90%,苗情好于常年。这意味着,今年夏粮丰产丰收有了扎实的基础。

粮食持续增产,离不开政策统筹保障。根据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今年山东将多措并举继续重点推动“齐鲁粮仓”建设,提出坚持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建设一批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25亿亩以上。实施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建设46个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支持德州、聊城等开展“吨半粮”产能建设。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建好农作物、畜禽、水产等种质资源库,开展玉米、小麦、大豆等种源技术联合攻关,培育20个以上突破性新品种,做强做大山东种业。推动黄河三角洲国家农高区创新发展。编制实施盐碱地综合利用总体规划,试验示范耐盐碱新品种30个以上。进一步提高粮食烘干服务能力,新改建一批加工仓储设施,推进粮食全链条减损。

目前,在我国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的背景下,山东也将多项支农惠农、保障粮食安全的支持政策列入政策清单。据悉,今年山东全省将投入农机补贴资金20.34亿元,推进大规模农业机械更新。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引导金融资源加速向乡村振兴领域聚集,截至今年3月末,山东省涉农贷款余额为44441.2亿元,同比增长13.5%,明显快于全部贷款增速。

此外,山东还在持续落实好稳定提升粮食综合产能奖励激励、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等强农惠农政策配资炒股网站问必选,三大主粮作物参保率稳定在85%以上。加大涉农政策资金统筹力度,优先支持单产提升关键措施落实落地。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适度规模经营,持续培壮各类种粮主体,努力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效。多措并举之下,山东粮仓越发丰盈。



上一篇:100倍杠杆 4月份LPR为何“按兵不动”    下一篇:十大期货配资公司排名 国资委:国有资本要当好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战略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