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12-24 22:54 点击次数:97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从沧海沙田到风情水乡,探寻广州南沙东涌镇的历史变迁和魅力水乡小城的建设发展路径,共话东涌新图景。12月20日,由南沙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中共南沙区东涌镇委员会、南沙区东涌镇人民政府承办的“传承与发展”东涌镇历史文脉探究研讨会在东涌镇文化中心顺利举办。南沙区政府、各职能局相关领导,东涌镇各部门负责人,专家、学者及群众代表约150人参加活动。
近年来,东涌镇通过农文旅体联动等方式,撬动“水乡”经济,激发文旅新活力,“文旅烟火”热度持续升腾。南沙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欧阳健华在会上强调,东涌镇要不断挖掘、阐释文化内涵,讲好人民群众看得懂、有共鸣、能传播的东涌故事。要利用好科创成果转移转化基地、粤港智谷等平台的智力支持,不断创新东涌文化的展示形式。联合企业、学校力量,打造适用于各种场景、空间的文化产品,通过润物无声的方式提高大众审美、品位。
东涌历史从沙田文化开始说起
东涌镇位于广州市南沙区东北部,该地区的沙田形成经历了自然和人为两大过程,包括河流淤积、潮汐影响以及人类的围垦等多种因素。其中,鱼窝头片的围垦始于南宋绍定六年(1233年),由番禺沙湾何氏家族抛石拦沙,筑围成田。东涌片的围垦始于清雍正年间(1723年),由顺德苏氏家族以报税承垦方式工筑沙田。
提起东涌的历史离不开“吉祥围”,这里也是东涌的象征。据了解,彼时苏氏家族为取“吉祥如意”的寓意,将“沙鼻山”一带的沙田定名为“吉祥围”。而“吉祥围”的东面是一条小河,广东人习惯将小河道称“涌”或“冲”,因此这条位于东面的小河也被命名为“东涌”。在交通比较落后的年代,人们出行或到“东涌”的集市采购,往往靠小船,“东涌”也成为沟通各围田的纽带,而后逐渐演变成地域名称。
40年前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刘志伟第一次来到东涌鱼窝头一带做调研,“四十年后再次来到这个地方,看到很多变化,也很感慨。”会上,刘志伟分享了沙田文化的形成过程,展现疍家人围垦造田、织沙成锦的勤劳品质。
“云霾浪打人迹绝,时有沙户祈春蚕。”描写的是沙田耕种的生活场景。刘志伟介绍,在旧时疍家人也被称为水流柴,属于被人瞧不起的贫民阶层。然而在沙田围垦的过程中,疍家人却是不可忽视的中坚力量。他们在滩涂之地围垦造田,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的大脑,围垦出了一片片肥沃的沙田,实现了从水上漂泊到陆地定居的变化。他们当中有人通过读书考科举的方式,逐步实现附籍,“与良民同编”变成了齐民。
随着一批批疍家人逐步洗脚上田,也逐渐形成村落,榕树下,村民们下棋、闲聊、纳凉、听讲古,以榕树为中心的区域成为村民们的文化广场,必要时这里还承担“非诚勿扰”的作用,不乏村民在树下斗歌成就了一段姻缘。会上番禺区融媒体副主任林劲围绕“大榕树下话沙田——从东涌老榕讲起沙田榕树头文化”的主题,讲述了东涌镇丰富多彩的榕树头活动及其文化意蕴。林劲表示,“村里的每一棵老榕树下承载着我们许多文化记忆。”他也期待未来有更多文化活动在榕树下创新演绎。
咸水歌、水乡婚俗续写东涌文脉
东涌曾是一片浅海,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东涌人以水为媒,形成独特的疍家文化和水乡传统。咸水歌、水乡婚礼、扒龙船、舞龙醒狮……这些散发着乡土气息的民俗文化,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创新,呈现出一道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
“东涌是广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疍家人在嫁娶喜庆、织网打鱼、摇船驳艇、休闲欢聚、谈情说爱时唱咸水歌”。会上,番禺区文广旅体局原局长、文化学者何穗鸿讲述了东涌喜事唱出来的吉祥文化,将水乡婚礼和咸水歌的礼制作为切入点,期待能打造出更多文旅非遗特色名片。
一曲东涌谣,唱尽东涌情。会上,咸水歌传承人张健仔等人带来的非遗快闪,让与会嘉宾亲身体验咸水歌、醒狮、武术和水乡婚礼仪式,呈现了岭南水乡的独特风情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东涌也曾涌现不少农民自卫队、抗日勇士等可歌可泣的故事。广东省边防总队政治部原记者、作家马群丁通过盘点镇内标志性红色文化遗址,呼吁要传承红色基因,将东涌精神融入湾区发展,形成“百千万”家庭教育形态。
除了文化传承,历史文物建筑是激发东涌文旅新活力的另一个重要载体。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孙海刚深入地讲解了东涌炮楼、蝴蝶楼等建筑的价值内涵,提出以艺术介入方式,促进东涌遗产活化利用。
记忆中的东涌工业文化“有点甜”
东涌不仅有源自传统社会的农业文化,还有在近代历史风起云涌中诞生的工业文化。其中,鱼窝头糖厂的发展历史,正是广东工业化发展和社会变迁的缩影。
东涌镇鱼窝头糖厂原厂长、总经理何润景介绍,所谓甜的农村经济便是旧时通过种植甘蔗加工的方式保障民生供应,提高种植户收入的一种方式。会上,何润景介绍了三个不同糖厂的选址以及背后的历史故事。
其中鱼窝头糖厂修建于1940年日伪统治时期,由当时人称市桥皇帝的李辅群开办,最早名为福隆糖厂。厂内配套简单,三辊压榨机1台,三星炉12条,实现日榨蔗量80吨。据介绍,糖厂先后经过多次调整,按中共华南分局的指示,决定改建和扩建。根据投资少、收效大、充分利用原有设备的方针,将原番禺县的数间土糖厂设备并凑组合。仅用八个多月的时间,建成一间设计能力日榨甘蔗230吨的小型糖厂,并于1954年12月20日正式投入榨季生产。
何润景介绍,大沙田片区土地肥沃,土层深厚,夏秋两季高温多雨,阳光充沛,非常适合甘蔗的生长,冬春两季天气比较干燥,昼夜温差大对甘蔗蒸馏糖分十分有利。加上周边的农民多数都有种植甘蔗的习惯,成为当地的主要农作物。
有数据显示,1951年到1960年期间,全番禺县平均每年种植甘蔗的面积只有9.07万亩,平均亩产量不到3.5吨。到了1991年,全番禺县全年种植甘蔗的面积达到22.38万亩,占了全番禺县耕地面积的31.14%,平均亩产也达到了8.91吨,甘蔗的种植面积与亩产量是60年代前的2.5倍。日榨生产能力从原有的230吨提升至2200吨,是建厂初期的近十倍。
随着市场经济与改革开放的政策实施,珠三角地区工业发展比较迅速,土地价值上升,低产值的农产品逐步退出,甘蔗种植产生了地域转移,当地糖厂的销售逐渐下滑,随后经历了国有体制与民营体制的转换等过程,最终在2009年结束55年的糖业生涯,然而也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使得当地的工业、农业、水上运输业实现共同发展。
讲好东涌故事
让游客走进来、文化走出去
文脉是文化的传承和积淀,是城市记忆的延续,东涌镇这片热土,历史记忆丰富,文化底蕴深厚。从围垦造田开始,“疍民”就在这里繁衍生息;三沙炮楼,见证了海防风云变幻;东涌村三圣公庙,守护着渔民的信仰明灯;鱼窝头村黄埔军校分教点的遗迹,细沥村涌口和东深村口的抗日战争遗迹,鱼窝头糖厂的工业遗迹以及东涌炮楼、蝴蝶楼流传的民国故事,不仅见证了历史的更迭,更在岁月的长河中铭刻了独特的文化符号。
东涌镇党委书记、一级调研员张家茂指出,近10年来,东涌镇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历史文脉,在古建筑和文物保护中留住乡情乡愁,在环境提升和文体活动中融入传统文化。并结合东涌的实际,编撰出版形式多样的各种文集,让东涌镇在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中,依然保留了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积淀。
通过挖掘水乡文化特色和推动土地连片流转,东涌进一步做活东涌“水”和“土地”两篇文章。今年以来,东涌接待游客约34万人次,旅游团超2200个。水乡婚礼、实景剧目《水乡情画》演出、“东涌杯”篮球、龙舟赛、音乐节等“文体盛宴”累计举办150场次,覆盖群众5万人次。以“大文旅”融合发展赋能乡村振兴。
张家茂表示,未来东涌镇进一步挖掘整理历史文脉、创新开发文创产品、精心规划文旅线路等,促进文体农旅产业的融合发展,将文化资源、文化力量融入经济发展中,融入干事创业的激情与热潮中。
当下,东涌镇正站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新时代新起点上。作为南沙区北部的重要产业中心,在粤港澳大湾区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庆盛枢纽以及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等重大项目先后在东涌镇落成,东涌镇也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
文化研究与经济社会发展如何实现齐头并进。在会上,欧阳健华指出,随着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二期工程的落实,未来将有超过一万名学生在东涌学习生活,搭建起“心联通”的桥梁十分必要。以年轻的城服务年轻的人,让青年学子了解、认同、爱上东涌。通过与企业、高校联动,打造更多文化场景和空间,为青年人发展创造机会。通过IA等科技技术赋能,创造更多文创产品,让市民游客有更多元的文旅消费体验。也让东涌文脉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命力。
南都广州新闻部出品
采写:南都记者 郑雨楠 通讯员 谭清月 区泳铟
图片由通讯员提供网络股票配资网,署名除外